广东财经大学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经、管、法、文、理、工、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建设院校,也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商科院校,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较大影响。
近日,广东财经大学MBA中心主任李焕荣接受专访,精彩内容如下:
主持人:
社会上对企业家重回学校这一现象称为“回炉”,许多人认为这是“镀金”,请问您对此怎么看?
李焕荣:
企业高管回炉并不是简单的“镀金”,而是一个新阶段自我突破的起点,这些人往往毕业多年,工作太忙,很少再有时间学习专业系统的知识,但知识总有枯竭的一天,所以就需要不断学习来补给,来广东财经大学读MBA第一是知识的补充,第二是要学决策的方法。
主持人:
广东财经大学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广州,请您介绍下广东财经大学MBA项目?
李焕荣:
广东财经大学是一所以财经为主、经管法文理工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院校,是广东和华南地区重要的经、管、法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我们财经大学在会计、税务、金融等系统都有明显优势。广东财经大学是财经类院校,我们的主打学科就是财经类学科。同时致力于培养具有商业素养、法律素养、科学素养“三大核心素养”和具有领导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三大核心能力”的 “精管理、通财务、懂法律、善投资”的应用型中高级工商管理人才。
主持人:
学校在招生的时候主要考量学生哪些方面的素质?从您个人角度来讲,您更希望把什么样的学生招进广东财经大学呢?
李焕荣:
学校招生和企业招聘人才的标准是很相似的。比如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良好的沟通技巧,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就是有没有领导能力等等。学校可能会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学习潜质,我们希望通过我们财经大学的培养,他将来能有机会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学校一直在跟国际化的路线比,学校会更注重学生有没有开放的思维和广阔视野。
主持人:
校方是希望多招一些在职的学生?还是希望多招一些全日制的?
李焕荣:
我们还是希望全日制跟在职这两个班能平衡一些。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希望两边的生源平衡一些,不希望都是在职。
主持人:
请给我们介绍一下学校MBA的办学特色有哪些?
李焕荣: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会计、税收、市场营销、法学专业等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优势,结合我们这些优势,在思考未来广财大MBA的发展趋势以及结合社会发展的大形势,我们总结出我们MBA的办学特色和优势:财经MBA、法商MBA、粤商MBA、实战MBA,这些特色在我们的培养方案、课堂设置、粤商高端论坛、学生活动、移动课堂、名人面对面、校企合作等上面已经有所体现或即将得到体现。
说到特色,最重要有两点:(一)注重粤商案例开发与应用。我们专门成立粤商案例中心,负责粤商案例的开发与应用;加强案例开发与应用的培训工作,邀请包括苏敬勤教授在内的校内外专家做相应的讲座;案例开发实行立项建设,每年在全校范围接受立项申请,对立项开发案例给予资助,实行项目制管理;制定案例开发奖励制度,激励教师开发高质量案例。 几年来,案例开发成效显著。我校教师开发的案例入选全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库共20篇,获“百优管理案例”共4篇,其中,2篇粤商案例入选“全国百优管理案例”,12篇粤商案例入选全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获“百优管理案例”和入选全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库的数量均在广东MBA培养高校、在全国第八批院校排名第二位。中心编辑出版出版了全国首部集中反映粤商管理实践的《广东财经大学粤商案例集》。中心主持的《粤商管理案例库建设》项目获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专项资金支持。
(二)形成商法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广财大MBA项目依托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提出“精商通法,敦行致远”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商法融合的人才培养特色。1) MBA培养方案的商法融合,系统构建法律课程模块。2)商科课程授课内容渗透法律知识,使商法融合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3)加强师资队伍的“商法融合”,为商法融合人才培养提供保障。4)充分发挥法学教师作用,开发“商法融合合”案例成绩显著。
主持人:
近年来,不少MBA强调中西融合、中外合作,能否请您谈谈国际交流对MBA项目的影响有哪些?国内MBA项目在哪些方面需要继续提高?其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李焕荣:
强调中西融合、中外合作是大势所趋,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MBA教育的国际交流也势必会越来越广泛,强化中西方管理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学习与借鉴西方科学管理的思维与方法,对于MBA学员来说将受益匪浅。国内MBA项目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何结合院校的自身特色与所在区域的地方特色开办MBA项目是目前很多MBA项目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MBA的方向就是定位于专门化、差异化,以后还要发展定制化、国际化,走出一条适合我们发展之路。
主持人:
今年广东财经大学MBA的招生政策、奖学金政策有什么变化?
李焕荣:
今年我们加大了奖励力度,具体主要分为下面几部分:
第一,考前援助计划。这主要是为了提升考生考试水平提高升学率,第一志愿报考可免费参加我校发起委托第三方管理的校友学历提升计划培训,全程免费;没有参加的同学录取之后也可以报销三千元的培训费。
第二,新生入学奖。凡第一志愿报考在职班并录取的学员,给予3000元的个人新生入学奖。
第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凡报考我校并被录取的MBA研究生,按照学校管理规定,每学年可申请研究生学业奖学金2000-8000元不等。
第四,全日制助学金。凡报考我校并被录取的全日制MBA研究生,按照学校管理规定,每学年可享有6000元研究生助学金。
第五,海外游学项目补贴。凡报考我校并被录取的MBA学员,参加我校组织的“研究生暑期移动课堂项目(德国)”、“MBA高管培训班项目(新西兰)”、“研究生暑期移动课堂项目(坦桑尼亚)”等海外游学活动,可申请最高额度为5000元的游学活动支持补贴。